网站死链的累积若长期未处理,不仅会在搜索结果中展示失效内容,直接损害用户访问体验与转化效率,还会分散搜索引擎对优质内容的抓取资源,降低网站整体索引质量。人工排查死链的过程会占用大量运维精力,影响网站正常页面的更新效率。因此,通过死链提交工具主动向平台提交失效链接,已成为优化网站健康度的重要举措。该工具支持批量提交需清理的链接列表,或基于特定规则匹配的链接集合。需注意的是,若提交数据中包含有效内容,平台将结合内容质量评估结果,酌情保留部分有效链接,确保搜索结果的准确性。
404状态验证:提交死链前,必须确保目标链接已配置为返回404状态码,否则搜索引擎无法识别其失效属性,可能导致提交无效。
提交形式规范:平台支持文件提交与规则提交两种方式。文件提交需遵循Sitemap文件格式规范,仅接受XML格式、纯文本格式及XML一级索引格式;规则提交则针对特定前缀链接,要求以斜杠“/”(目录规则)或问号“?”(CGI规则)结尾,通过通配符匹配批量失效链接。
文件规模限制:单次提交的文件最多包含50,000个网址,且文件大小需控制在10MB(10,485,760字节)以内。若网站死链数量超过此限制,可将列表拆分为多个文件分批提交,建议总文件数不超过100个,以避免处理效率问题。
规则提交频率:每站点每月规则提交上限为100条,且已生效的抓取规则总数不得超过100条。若已提交规则因网站结构调整产生新的死链,需在上次提交时间满30天后方可重新提交,确保规则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。
死链提交的常规审核周期为10-14个工作日。平台将对提交数据进行格式校验、有效性验证及优先级排序,处理结果将通过平台通知用户。
制作死链文件:需先通过技术手段(如网站日志分析、爬虫检测工具)筛查网站内部已失效的链接,并将这些页面配置为返回404状态码,确保其被搜索引擎正确识别为不可访问资源。随后,将需清理的死链列表按Sitemap格式制作成文件,存放于网站根目录,便于平台抓取。
验证网站所有权:在提交死链数据前,需先在搜狗站长平台完成网站所有权验证,这是使用平台功能的前提条件,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提交流程。
选择提交方式并提交:根据死链数量及类型选择合适的提交方式:文件提交适用于批量静态死链,需确保文件格式正确;规则提交适用于有明确规律的动态死链或目录级失效链接。提交后需关注平台反馈,及时处理错误数据。
规则类型定义:死链规则本质为链接前缀通配符,需以“/”或“?”结尾。目录规则(以“/”结尾)可匹配该目录下所有层级的链接,如`http://www.example.com/silian/`将包含`silian`目录下的所有子页面;CGI规则(以“?”结尾)可匹配包含问号及后续参数的动态链接,如`http://www.example.com/silian?`将匹配所有以`silian?`开头的URL。
规则嵌套处理:若已提交规则`http://www.example.com/silian/`,则该规则已覆盖其子目录`http://www.example.com/silian//www/`,后者视为重复提交,30天内不可更新;30天后可提交新规则覆盖原有内容,确保规则的动态适配性。
- 已提交:数据已成功录入系统,待后续处理。
- 等待:数据解析完成,进入抓取验证队列。
- 正常:验证通过,搜索引擎已开始处理该死链数据。
- 错误:提交数据存在格式错误或无效链接,需修正后重新提交。
- URL数量:展示当前文件或规则下包含的链接总数,便于核对提交范围。
若对死链提交工具存在疑问,可通过平台提交反馈,获取技术支持。
来源:搜狗资源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