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NC Server的运行依赖tigervnc-server核心包,需通过包管理器进行安装。以root用户执行以下命令:
```bash
[root@pxe ~]# yum install tigervnc-server -y
```
若需使用VNC Viewer客户端进行连接,可额外安装vnc包:
```bash
[root@pxe ~]# yum install vnc -y
```
安装过程中,系统会自动处理依赖关系,确保VNC Server功能完整。
为确保VNC Server在系统重启后自动运行,需将其设置为开机启动。通过chkconfig命令实现:
```bash
[root@pxe ~]# chkconfig vncserver on
```
对于CentOS 7及以上版本,建议结合systemd管理服务,可通过systemctl enable命令设置开机自启,确保服务持久化运行。
VNC Server的核心配置文件位于`/etc/sysconfig/vncservers`,需根据实际需求编辑该文件。添加以下内容以定义用户与桌面号的对应关系及显示参数:
```bash
VNCSERVERS="2:root"
VNCSERVERARGS[2]="-geometry 1366x768 -nolisten tcp"
```
其中,`VNCSERVERS`参数中的`2:root`表示以root用户启动2号桌面;`VNCSERVERARGS[2]`中的`-geometry`设置桌面分辨率为1366x768,`-nolisten tcp`可增强安全性,禁止TCP协议监听仅通过本地 socket 通信。
VNC Server的安全性依赖于用户密码配置。执行以下命令设置访问密码:
```bash
[root@pxe ~]# vncpasswd
```
系统将提示输入密码并确认,密码存储在`/root/.vnc/passwd`文件中,需确保密码复杂度以防止未授权访问。
完成配置后,启动VNC Server服务使设置生效:
```bash
[root@pxe ~]# /etc/init.d/vncserver start
```
对于CentOS 7系统,可使用systemctl管理服务:
```bash
[root@pxe ~]# systemctl start vncserver@:2.service
```
启动后,可通过`ps aux | grep vncserver`命令验证进程是否正常运行。
为避免远程连接被防火墙拦截,需关闭或放行VNC服务相关端口。默认情况下,VNC服务使用5900+桌面号(如2号桌面对应5902端口),可执行以下命令禁用防火墙:
```bash
[root@pxe ~]#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.service
[root@pxe ~]#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.service
```
若需保持防火墙开启,可通过`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5902/tcp`命令放行指定端口。
在客户端安装VNC Viewer软件(如TigerVNC、RealVNC等),启动后输入服务器IP地址及桌面号(格式为`IP:桌面号`,如`192.168.1.100:2`),输入预设密码即可建立远程图形连接。连接成功后,将显示Linux系统的图形界面,支持完整的交互操作。
如需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,可修改`/etc/sysconfig/vncservers`文件,添加不同用户与桌面号的对应关系,例如:
```bash
VNCSERVERS="1:admin 2:root"
```
随后为每个用户单独设置密码,并重启VNC Server服务即可实现多用户远程管理。
若需停止VNC Server服务,可执行:
```bash
[root@pxe ~]# /etc/init.d/vncserver stop
```
或使用systemctl命令:
```bash
[root@pxe ~]# systemctl stop vncserver@:2.service
```
若遇到连接问题,可检查`/root/.vnc/`目录下的日志文件(如`pxe:2.log`),排查密码错误、端口占用或配置文件语法等问题。
通过以上步骤,即可完成Linux环境下VNC Server服务的安装与配置,实现安全、高效的远程图形化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