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PR自搜索引擎诞生以来便成为行业标志性概念,其影响力甚至超出技术范畴,一度被外界视为公关符号而非核心排名机制。2016年4月,Google官方停止工具栏PR值的公开显示,这一变动引发SEO界广泛讨论,部分从业者据此推测PageRank算法已被彻底弃用。然而,关于当前Google排名体系中是否仍包含PageRank机制的争议,始终未获明确结论。
值得注意的是,前Google软件工程师Jonathan Tang于Hacker News的讨论中透露关键信息:Google早在2006年便已停止使用原始PageRank算法。其明确表示,“PageRank并非Google的秘方——自2006年起,该算法已不再应用于搜索排名”。这一观点与后续Google官方人士的暗示形成呼应:搜索与点击数据的重要性远超单一链接指标,而PageRank的基本逻辑虽未被完全摒弃,但历经十余年迭代,其核心框架已发生根本性变革。
为验证信息可靠性,SEO从业者对Jonathan Tang的身份进行了溯源核查:其2009-2014年任职于Google的履历、2007年注册的Hacker News账号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。尽管Google搜索发言人JohnMu未直接否认该说法,仅强调“20年来Google算法必然持续优化”,但结合Matt Cutts等前Google工程师的过往表态——链接仍是核心排名因素,但原始PageRank公式已不可能一成不变——这一信息具备较高可信度。
2006年至2016年工具栏显示的PR值究竟为何物?Jonathan Tang进一步解释,Google采用了一种计算速度更快、结果与原始PageRank相近的替代算法,其名称与PageRank高度相似,因此在技术层面仍可被称为“PageRank”。上海网站优化公司可将其称为“Google新PageRank”,其核心原理需结合2006年通过的专利《基于链接距离的页面级别计算》(Producing a ranking for pages using distances in a web-link graph)展开分析。
该专利的核心创新在于:新算法不再聚焦于导入链接的数量,而是计算页面与“种子页面”(Seed Pages)之间的链接距离。种子页面通常为Google甄选的高质量权威页面(如纽约时报、早期开放目录等),其需具备高连通性、稳定性和主题多样性。链接距离并非简单的链接层数统计,而是综合考量链接本身的特征(如导出链接数量、页面位置、锚文字字体等)与所在页面的属性,通过计算“最短链接长度之和”来衡量页面与种子页面的接近程度。距离越近,页面级别越高,排名潜力越强。
专利提出“简化链接网络图”(Reduced Link-Graph)概念,即仅保留对链接距离有贡献的最短通路链接,忽略无法追溯至种子页面的链接(如垃圾外链)。这一机制与Penguin 4.0算法对低质量链接的过滤逻辑高度契合,进一步印证了新算法对链接质量的精细化把控。
综上,Google新PR算法通过链接距离替代原始PageRank的链接数量统计,结合种子页面的权威性筛选和链接质量的多维度评估,实现了排名效率与准确性的平衡,这标志着搜索引擎从“链接数量导向”向“链接质量与距离导向”的深刻转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