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本文作为Jakob Nielsen关于网站设计错误的深度探讨,与其《博客可用性:十大错误设计》一文形成姊妹篇,所述问题同样适用于博客站点。自1996年以来,笔者已多次指出网站设计中存在的普遍缺陷,本文将聚焦其中最为严重的十大错误,为设计师提供系统性优化方向。
作者:Jakob Nielsen 翻译:William Long
搜索引擎对复杂文本结构(如特殊字符、复数形式、连字符组合)的识别能力有限,导致检索精度下降;同时,搜索结果排序过度依赖内容关联频次而非权威性,影响信息获取效率。搜索是用户寻找信息的核心路径,其友好性直接决定内容可发现性。
PDF文件基于印刷优化的静态布局,破坏了网页浏览的连续性:浏览器原生控制功能失效(如前进/后退、打印保存),字体无法自适应窗口大小,且分块内容结构阻碍流畅阅读。PDF仅适合需精确打印的文档分发场景,在线阅读应优先采用HTML格式。
链接颜色状态是用户浏览路径的可视化锚点,已访问链接的颜色变化能帮助用户识别历史轨迹,避免重复访问同一页面;若颜色状态未更新,将破坏用户对浏览位置的认知,导致操作混淆与效率降低。
未经排版的密集文本极大损害阅读体验,在线内容需遵循可读性原则:采用层级标题分割结构、列表化呈现信息、关键词突出显示、段落精简、反金字塔式信息组织(结论前置)及简洁语言风格,以适应碎片化阅读习惯。
CSS样式中的固定字体大小设置剥夺了用户自主调整文本尺寸的权利,尤其对视力退化用户(如40岁以上群体)造成阅读障碍。应采用相对单位(如em、rem)定义字体,尊重用户个性化需求,确保文本可访问性。
网页标题是搜索引擎结果页(SERP)的核心展示元素,也是用户书签默认名称,需以品牌名称开头(首页)或内容概要(内页),避免无意义前缀;同时,标题长度需控制在66字符以内,确保搜索结果完整显示,且各页面标题需唯一,避免多窗口浏览时的混淆。
用户对广告元素的视觉免疫导致类似广告的设计样式被无意忽略。应避免横幅状布局、闪烁动画及弹出窗口等广告特征,通过遵循无干扰设计原则,确保关键信息不被用户的广告规避行为过滤。
一致性是可用性设计的基石,遵循用户既定的交互惯例(如点击链接跳转、后退按钮功能)能降低认知负荷,增强系统可控感;若设计违背用户预期(如链接行为突变),将破坏信任感,导致操作挫败。
强制弹出新窗口的行为剥夺了用户对浏览环境的控制权,干扰多任务处理流程,且易导致用户迷失于新旧窗口间(尤其小屏设备)。标准交互应遵循当前页面加载原则,用户自主决定是否开启新窗口。
网站未能提供用户所需的明确信息(如产品价格、服务详情)将直接转化目标受挫,用户可能误判产品适用性或因信息隐藏而放弃决策。B2B领域尤为需避免价格模糊化,B2C场景则需在目录页、搜索结果页等关键节点展示价格,辅助用户对比选择。
2005年:易读性问题、非标准超链接、Flash滥用、内容无法呈现、搜索重要性、浏览器差异、讨厌框架、缺乏链接/公司信息、固定页面宽度、不适当图片放大链接。
2003年:主题不明确、更改已存档链接、内容未注明日期、缩略图细节模糊、图片ALT文字冗长、缺乏用户自定义、过长商品列表、仅按商标排序、信息录入限制过严、页面自链。
1999年:破坏“后退”按钮、强制开新窗口、非规范GUI部件、缺乏自我介绍、缺乏存档、页面URL迁移、标题与内容不匹配、盲目追逐网络热点、服务器速度过慢、广告化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