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问题现象
编织汇网站专注于编织教程、用户创作内容及编织花样分享,内容发布后数周内始终未被搜索引擎收录。例如以下典型页面:
- 教程详细页(http://www.bianzhihui.com/t/6717)
- 用户个人页(http://www.bianzhihui.com/u/12306)
- 编织花样页(http://www.bianzhihui.com/h/154)
网站运营者已将上述URL提交至sitemap,并集成了百度统计的JS推荐代码,但收录问题仍未得到改善。
站点自查过程
根据反馈中心的指引,网站运营者使用百度搜索资源平台的“抓取异常工具”进行系统性诊断,工具结果显示页面不存在明显的抓取障碍,排除了robots.txt错误、页面无法访问等常规问题。
工程师深度追查结论
百度工程师通过内部日志分析发现,搜索引擎蜘蛛对页面的抓取行为正常且及时,但该网站存在关键的时间信息设置问题:页面未标注内容的具体产出时间,却在页面底部保留了静态的“始于2014年9月9日”的建站时间。搜索引擎的时间识别算法会综合页面内的时间戳、内容更新频率等多维度信息,此类无关的静态时间标识导致算法误判页面内容为“过时信息”,从而降低了页面的抓取优先级与收录概率(具体识别策略涉及算法模型复杂度,此处不作详述)。工程师建议网站增加内容产出时间(如发布时间),并移除与内容时效性无关的冗余时间信息。
注:旧页面截图显示,“2014年9月9日”的时间标识对搜索引擎的时间识别造成了直接干扰。
站点运营经验总结
1. 避免冗余时间标识:页面中不应添加与内容时效性无关的静态时间信息,如版权时间、建站时间等,此类时间易被搜索引擎误判为内容更新时间。
2. 强化内容时效性标记:为网页内容标注明确的产出时间或更新时间,有助于搜索引擎准确判断内容新鲜度,提升收录可能性。
3. 理性看待site时间:百度site结果中的时间仅为抓取记录时间,与页面权重评估无直接关联,无需过度关注。
4. 优化沟通与自查流程:向搜索引擎平台反馈问题时需条理清晰、证据充分,并优先完成技术层面的自查(如抓取状态、代码规范等),提升问题解决效率。
【院长帮帮忙】栏目后续将持续推出服务器配置、页面优化、URL结构设计等系列案例分析,助力网站运营者系统性提升搜索引擎表现。
来源:百度搜索资源平台 百度搜索学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