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移动搜索始终以用户为核心,致力于保障6亿中文用户高效、安全的信息获取体验。优质广告作为信息生态的补充,需与用户需求深度契合。2017年用户满意度调研揭示,低质恶意广告严重破坏搜索体验,为此百度工程师、产品经理及用户体验专家持续迭代优化策略,将落地页广告体验(涵盖位置、面积、形式等维度)纳入搜索结果排序核心指标。为助力优质内容站点规避流量损失,百度于2017年3月发布《百度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白皮书——广告篇1.0》,推动行业规范升级。针对实施过程中合作伙伴的反馈与疑问,现推出更为细致的《百度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白皮书——广告篇2.0》,明确问题边界与优化方向。需特别说明,本白皮书为动态文档,百度将结合法律法规与用户体验需求持续更新,请合作伙伴予以关注。
为精准规范广告要求,对关键术语进行明确定义:
- 广告:指为满足特定需求,通过媒体向公众广泛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。本白皮书中的广告涵盖落地页所有面向用户的传播行为,需符合信息真实性、内容适宜性原则。
- APP引导:通过文字、图片、弹窗等形式刻意引导用户下载或激活APP的行为。百度强调降低用户获取成本,凡H5端可完整实现的内容与功能,严禁强制或变相引导用户下载APP。
- 主体内容:页面核心信息的集中呈现。列表页的主体内容范围较广;详情页主体内容则从标题延伸至正文结束,翻页键属主体内容,评论、分享等功能性模块则不纳入。
- 首屏:用户点击搜索结果后,未滑动屏幕即可完整呈现的页面区域,是用户对页面的第一印象。
- 一屏:用户滑动屏幕过程中,任意停留位置所涵盖的页面内容,需确保广告与主体内容的合理配比。
广告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,严禁出现以下情形:
- 低俗违禁内容:包括但不限于色情、赌博、违禁品或服务等信息,此类内容严重违背网络伦理,百度将予以严厉打击,情节恶劣者直接下线处理。
- 虚假广告:以欺骗、诱导为手段的广告,如夸大产品功效、伪造用户评价等,百度建立多维度审核机制,确保广告信息真实可信。
- 诱导广告:以“查看全部内容”“高清图片”“登录”等为由,强行中断用户搜索路径,迫使用户下载APP的行为,百度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拦截此类干扰。
广告样式需遵循“最小化干扰”原则,具体规范如下:
- 面积原则:广告占比越小越好,一屏内广告总面积不得挤占主体内容空间。首屏至主体内容结束,广告面积需动态适配内容长度,内容越短,广告占比限制越严格。
- 禁止展示形式:
- 遮屏广告:无论大小、目的,均禁止出现,避免完全阻断用户浏览。
- 悬浮广告:仅允许顶部极小面积置顶悬浮,底部、左右侧等位置一律禁止。
- 技术规范:广告需位置固定、无抖动,与功能按钮保持安全距离,防止误点击;禁止自动播放音频/视频、强制跳转下载页面,确保用户操作自主性。
广告位置需结合页面类型差异化设置:
- 页面顶部:可嵌入或悬浮广告,但需严格控制面积,避免视觉突兀。
- 首页&列表页:主体内容中间可插入广告,但需符合内容质量与面积要求,避免打断用户浏览节奏。
- 内容详情页:从导航至标题、正文至翻页键的主体内容区域,严禁插入任何广告,确保信息连贯性。
- 视频贴片:广告需兼顾内容质量与播放时长,避免因广告过长增加用户获取视频内容的成本,同时提升创意质感,减少用户抵触情绪。
- APP引导管控:严禁通过文字、图片或内容隐藏等任何形式强制引导用户下载APP,与商业广告要求保持一致。
- 嵌入式广告:原则上可接受,但需确保尺寸适中,位置不干扰主体内容呈现。
- 首屏内容优先:首屏主体内容露出比例越高,用户体验越好,需优化页面结构,减少广告对核心信息的遮挡。
- 图片广告规范:主体内容中的图片禁止覆盖广告,避免干扰用户信息获取。
- 动态适配原则:页面设计需兼顾不同设备分辨率,确保广告与主体内容在各场景下均保持合理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