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er-Agent字段是搜索引擎爬虫身份识别的核心标识,用于向目标服务器表明访问来源。搜狗搜索的PC端爬虫主要包含以下User-Agent标识:`Sogou web spider`、`Sogou inst spider`及`Sogou spider`,分别对应不同场景下的网页抓取需求。无线端(移动端)则采用`Sogou wap spider`作为标识。需特别注意的是,User-Agent字段严格遵循大小写敏感原则,任何字符大小写的偏差均可能导致身份识别失效,进而影响爬虫对网站的正常访问与收录。
搜狗搜索暂未对外公开爬虫IP的完整列表,但网站管理员可通过DNS反向查询技术验证爬虫IP的真实性。该方法的核心逻辑是通过IP地址关联其对应的域名(hostname),若域名符合`.sogou.com`的格式,则可确认该IP属于搜狗官方爬虫;反之,则判定为非官方冒充爬虫。不同操作系统的具体操作命令如下:
- Linux平台:执行`host [IP地址]`命令,检查返回的hostname是否以`sogou.com`结尾;
- Windows/IBM OS/2平台:使用`nslookup [IP地址]`命令,验证域名归属;
- macOS平台:通过`dig [IP地址]`命令查询DNS解析结果,确认域名格式合法性。
搜狗爬虫对已抓取页面的更新频率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基于网页的重要性评分与历史变化特征动态调整。重要性评分综合考虑内容质量、用户需求匹配度、链接权重等维度;历史变化特征则包括页面的更新频率、内容改动幅度及用户互动数据等。高重要性页面可能获得更频繁的更新,而低活跃度或低价值页面的更新周期则会相应延长。爬虫会优先处理首次抓取后的页面,通常需间隔数日才会启动二次更新,以确保索引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。
为避免对目标服务器造成过大负载,搜狗爬虫对同一IP地址的服务器主机仅建立单一连接,抓取间隔控制在秒级(通常为几秒一次)。网页被收录后,其内容更新不会立即触发爬虫重新抓取,需经历一定的数据缓冲与索引周期。若网站检测到爬虫访问频次异常偏高,需重点排查是否存在页面每次访问均生成新链接的情况(如动态URL参数频繁变动)。此时建议联系搜狗官方并提供访问日志中的爬虫行为记录,而非直接封禁User-Agent,以避免误伤合法爬虫。
搜狗爬虫优先收录具备内容独特性与结构清晰度的网页。内容方面,要求具备原创性、信息密度高且与用户搜索意图高度匹配,若与现有网页存在高度相似性(如重复采集、洗稿内容),则可能被过滤;结构方面,链接层级需控制在合理深度内,过深的目录层级(尤其是动态网页的复杂路径)会增加爬抓取难度,甚至导致页面被丢弃。对于动态网页,建议控制URL参数数量(避免超过3个)及总长度(尽量保持在512字符以内),并尽可能实现静态化改造。页面重定向次数越多,爬虫的资源消耗越大,被收录的概率也随之降低,因此需减少不必要的重定向链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