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近期发布的《23个统计数字揭示搜索用户行为中》研究中,一个关键趋势值得关注:问句式查询在整体搜索量中的占比持续攀升,这一现象为SEO优化提供了新的增长点。问句式查询的增长与用户搜索词长度增加的趋势高度一致,且Google、百度等主流搜索引擎已逐步在结果页面顶部直接展示答案,这一机制催生了“第0位排名”的概念。
第0位排名,即Google搜索结果页面中的“精选摘要”(Featured Snippet),其位置独立于常规的10条搜索结果,位于页面最顶端,因此被称为“第0个”排名,优先级甚至超过自然排名第一的结果。精选摘要通常以段落、列表或表格形式呈现,直接回答用户的查询问题。
从价值角度看,第0位排名的双重性值得注意:对于答案简洁明确的查询(如“姚明的身高是多少”),用户可能无需点击即可获得信息,导致网站流量减少;但对于复杂或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查询(如“天空为什么是蓝的”),精选摘要能通过结构化内容建立用户信任,引导其点击深入阅读,从而提升页面的权威性和转化潜力。
精选摘要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新闻写作中经典的“5W1H”要素,即Who(谁)、What(什么)、When(何时)、Where(何地)、Why(为何)、How(如何)。对应的问句形式包括:“xxx是谁?”“xxx是什么?”“什么时候xxx?”“xxx在哪里?”“为什么xxx?”“怎样/如何xxx?”。这些问句类型因结构清晰、意图明确,成为搜索引擎优先展示答案的对象。
针对不同类型的问句,优化方法需差异化设计。以“What”类型为例(如“SEO是什么?”),核心策略围绕“内容精准匹配”与“结构化呈现”展开:
1. 基础排名保障:页面需先进入Google搜索结果第一页,且最好位列前5名。精选摘要的候选内容主要来源于前5位结果,少数来自6-10名,因此基础排名是前提条件。
2. 标题高度匹配:页面标题需与查询词完全一致,例如将“SEO到底是什么”优化为“SEO是什么?”,确保标题与用户搜索意图高度重合。
3. 首段直接定义:页面首段需用一句话简洁回答核心问题,例如“SEO是搜索引擎优化的英文缩写,指通过提升网站内容与结构质量,提高在自然搜索结果中排名的技术与实践”。
4. 小标题复述问题:在正文中使用小标题重复用户的问题,例如“SEO是什么?”,强化内容与查询的关联性。
5. 多维度解释:后续内容需从定义、核心要素、实践案例等角度展开详细说明,为用户提供深度信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许多网站的内容尚未遵循上述结构,导致错失第0位排名的机会。
为验证上述策略的有效性,笔者以“SEO是什么?”为查询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验。实验对象为一篇长期徘徊在Google第二页的旧帖,通过以下步骤优化:
- 标题调整:将原标题“SEO到底是什么”改为“SEO是什么?”,提升与查询词的匹配度;
- 链接建设:从博客内部引用2-3个相关页面,并以“SEO是什么”为锚文本添加外链;
- 内容补充:在正文中添加定义段落,并设置小标题“SEO是什么意思?”,覆盖相关长尾查询;
- 时间标记优化:将发布时间从2009年修改为2017年(模拟新内容发布)。
实验结果显示,页面在1周后进入精选摘要,排名稳定在第5位;进一步优化后,“SEO是什么”的查询也成功进入第0位排名。尽管后期为测试恢复原始发布时间,但该案例证实了结构化内容与标题匹配的有效性。
百度同样存在问句式查询的庞大需求,例如搜索“SEO”时,底部相关搜索中50%为问句形式,且结果页面顶部会直接展示答案。目前,百度的答案内容以百度百科、百度知道等自有产品为主,第三方网站需针对性布局百科词条或问答内容。未来,若百度开放第三方网站的精选摘要展示,上述优化策略同样具备参考价值。
1. 动态轮换机制:Google会轮换精选摘要的候选页面,通过数据监测持续优化,因此第0位排名并非永久固定,需定期维护内容质量。
2. 问句类型差异:针对“怎样做xxx”“如何xxx”等指导型问句,优化重点在于用编号列表(numbered list)呈现步骤,而非段落式解释。
3. 竞争度与时效性:高竞争度问句(如“SEO是什么”)需更精细的优化,而用户搜索向自然语言、语音搜索演进的趋势下,问句式优化的重要性将持续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