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22日,美国专利局正式批准了一项由Google提交的搜索引擎排名算法相关专利,其完整标题为“搜索结果排名中引入支持性编辑意见的系统和方法(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editorial opinion in the ranking of search results)”。该专利的核心在于通过人工编辑干预机制,对传统自动算法生成的搜索结果进行优化与修正,以提升结果的相关性、权威性与用户体验。
从技术实现路径来看,该专利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人工编辑介入流程。具体而言,系统首先会将用户搜索查询依据主题维度进行分组,分组逻辑可能参照开放目录(Open Directory Project)等层级化分类结构,确保不同搜索词归属于明确的主题范畴。随后,专业编辑将在各主题分组下执行模拟搜索,结合内容质量、信息准确性、用户体验等维度,对搜索结果中的网站进行精细化评级。编辑的评估结果将被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体系,例如将网站标记为“优质(favored)”或“劣质(non-favored)”两类,前者指代具备高权威性、强实用性且信息透明的内容资源,后者则指向存在误导性、过度营销或低质量信息的站点。
当用户发起搜索时,系统会自动判断该查询是否属于已有人工编辑评级的主题范畴。若匹配,系统将对比Google自动排名算法的输出结果与编辑预设的评级参数,重点分析自动结果中“优质”与“劣质”网站的分布比例及排序逻辑。当自动算法的排序结果与编辑评级存在显著偏差时,系统会触发人工修正机制,将排名调整为符合编辑意见的序列,并向用户返回优化后的搜索结果。同时,该修正过程产生的评级数据将被同步记录至对应网站的档案中,形成长期动态的网站质量评估标签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专利的申请时间为2000年12月,直至2024年8月才获批。专利申请与批准的时间跨度,与Google是否实际应用此系统无必然关联——其可能早已在部分场景中落地,也可能仅作为技术储备存在。专利中关于“优质”与“劣质”网站的界定标准,与搜索引擎领域已有的TrustRank机制高度相似:均通过选择少量高信任度“种子网站”作为基准,通过链接关系扩展评估范围,从而识别优质资源与低质量内容。例如,针对“免费下载(free download)”这类查询,真正提供无版权限制下载资源的网站会被归类为“优质”,而仅通过关键词堆砌诱导用户付费的站点则会被标记为“劣质”。
专利还特别强调,资源性网站(如行业门户、学术数据库等)因具备内容广度与权威性,将在排名中获得更高权重。这类网站通常包含大量导出链接,指向相关领域的高价值资源,其链接结构本身即构成内容权威性的佐证。人工编辑的评级对象为整个网站而非单页面,这意味着网站的整体质量表现(如内容一致性、历史合规性、用户反馈等)将成为影响页面排名的核心因素,单一优质页面难以弥补整体质量的不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