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需求满足是百度搜索算法体系的核心目标,旨在通过严格的规范机制,确保搜索结果与用户真实意图高度匹配,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与体验。围绕这一目标,百度先后推出多项专项算法与质量规范,覆盖标题真实性、下载服务合规性、翻页交互规范性及信息安全性等多个维度,构建了完整的用户需求保障体系。
页面标题是用户判断内容相关性的首要依据,直接影响搜索体验。2017年9月,百度发布清风算法1.0,首次针对标题作弊行为进行严厉打击,旨在遏制通过虚假标题欺骗用户点击的行为。2018年11月,进一步出台《百度搜索页面标题规范》,从标题原则、禁止类型及优质建议三个层面,明确了标题创作的标准。
标题创作需遵循四大原则:一是确保每个页面具备唯一标题,避免重复;二是内容概括必须精准,杜绝模糊或无关表述;三是表达需简明扼要,避免冗长或关键词堆砌;四是符号使用需规范,参考百度推荐的标题符号用法。针对虚假标题、重复堆砌等恶劣行为,百度明确禁止三类情况:内容虚假(如非官方站点标称“官网”、标题承诺服务但页面无法实现)、标题重复堆砌(过度使用相同或近义关键词)、标题部分虚假(如标题包含“排名”但页面仅列举名单)。对违规站点,清风算法将限制其搜索展现,而优质标题(如“核心词+修饰词”结构,修饰词不超过3个)则可能获得更多展现优待。百度还建立了标题改写机制,对易误导用户的标题(如堆砌关键词的站点首页)会直接改写为站点名称或提取页面关键信息,确保用户获取有效信息。
随着互联网内容生态的复杂化,下载行业站点及智能小程序的欺骗下载、捆绑下载等问题日益突出。2018年4月与10月,百度相继发布清风算法2.0与3.0,将打击范围从标题作弊扩展至下载服务全链路违规行为,并配套出台《百度搜索下载站质量规范》,从安全性、真实性、透明度三个维度对下载服务提出严格要求。
下载站需坚守三大原则:一是保障软件安全,杜绝挂马、窃取隐私等恶意行为;二是确保下载内容与描述一致,避免“李鬼下载”(如普通下载入口实际捆绑其他软件);三是页面需明确区分下载功能与广告,禁止使用与下载按钮相似的诱导类广告。具体到PC端,本地下载必须直接提供目标软件,高速下载需提前告知用户需先下载下载器;移动端则需明确说明下载流程(如需跳转至应用市场),并允许用户自主取消勾选捆绑软件。高速下载器本身也需规范:默认勾选的推荐软件必须可取消,且不得包含违法内容。不符合规范的站点将受到清风算法3.0的搜索展现限制,而合规站点则能在用户体验与搜索权重上获得双重保障。
翻页功能是用户连续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,但部分站点通过虚假翻页键诱导用户跳转至无关页面(如频道目录、广告页),严重破坏浏览体验。2019年5月,百度发布信风算法,专项打击此类虚假翻页行为,确保用户点击“下一页”时能真正获取连续内容。
信风算法重点针对两类场景:移动端或PC端用户点击翻页键后,被强制跳转至站内其他频道页或站外广告页。为解决此问题,百度建议站点避免使用虚假翻页键,转而通过推荐相关优质内容引导用户自然延伸阅读;同时,禁止刻意拆分短文为多页,减少用户因频繁翻页产生的操作负担。这一规范不仅保障了用户的浏览连贯性,也推动了站点从“流量诱导”向“内容价值”的创作转型。
虚假诈骗、违法交易、黄赌毒等违法违规信息严重威胁用户权益与网络生态健康。2019年2月,百度发布《关于百度搜索严厉打击虚假诈骗等违法违规信息的公告》,构建了覆盖虚假诈骗、违法交易、黄赌毒三大类别的打击体系。
虚假诈骗类信息包括仿冒政府/企业官网、传播诈骗工具或手段;违法交易类涵盖伪造证件、恶意套现、学术不端、违法贷款、违规软件(如破解版、外挂)、欺诈类兼职等;黄赌毒信息则针对恶意传播色情内容、非法彩种、赌博工具等。百度通过技术识别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,对违规信息进行屏蔽、降权处理,并持续更新打击标准,确保搜索结果的安全性与合法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