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15日,百度搜索正式推出冰桶算法3.0版本,该算法聚焦于移动搜索场景中,对那些强制打断用户完整搜索路径的调起行为实施严厉打击。至此,百度搜索算法体系历经多次迭代与更新,每一次调整均对互联网生态中的站点运营产生深远影响。在搜索引擎技术持续演进与用户需求日益精细化的背景下,百度算法的每一次升级,本质上都是为了优化搜索结果质量,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,同时引导行业向规范化、高质量方向发展。梳理近年来百度算法的核心脉络,明确其禁止的违规行为,对于站点合规运营至关重要。
绿萝算法作为百度早期针对链接质量治理的核心举措,于2013年2月19日正式上线。该算法名称取意于百度大厦内用于净化空气的绿萝植物,寓意对互联网“空气”的净化与整治。算法上线之初,即对超链中介、出卖链接的网站及购买链接的网站实施全面打击,据统计,当时超10万低质站点受到直接影响,显著遏制了当时泛滥的买卖链接行为,为搜索引擎排名机制的健康性奠定了基础。
时隔三个月,2013年5月17日,石榴算法应运而生,旨在解决当时日益突出的弹窗广告泛滥问题。关于“石榴”这一温婉名称的由来,据内部信息显示,其核心开发团队成员分别姓“石”与“刘”,故以“石榴”为代号,既体现了团队协作,又与算法打击恶劣广告的严厉形成反差。石榴算法聚焦于大量妨碍用户正常浏览的恶劣广告页面,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降低此类页面的搜索权重,有效改善了用户的浏览体验。
2013年7月1日,绿萝算法迎来升级,推出2.0版本。在延续1.0版本打击买卖链接的基础上,2.0算法进一步强化了对软文营销中违规外链的过滤力度,同时对发布大量软文的站点实施惩罚。这一调整标志着百度对“隐形”链接交易的打击范围从明链转向暗链,进一步压缩了通过软文变相买卖链接的生存空间,促使内容创作回归本真。
2014年8月30日,冰桶算法正式上线,其名称灵感源于当时风靡全球的“冰桶挑战赛”,寓意为移动搜索领域“泼下”一盆“冰水”,净化行业乱象。该算法主要针对移动端场景,打击强行弹窗APP下载、大面积广告遮挡等严重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体验的行为,上线后近10万相关移动站点受到冲击,推动移动端站点运营向“用户体验优先”转型。
同年11月18日,冰桶算法2.0版本发布,进一步升级对移动端用户体验的保护力度。相较于1.0版本,2.0算法将打击范围扩大至全屏下载诱导、在狭小手机页面布设大面积广告遮挡主体内容、强制用户登录等行为。此次更新如同寒冬中的第二桶冰,让违规站点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,强化了百度对移动端站点“无干扰、重内容”的运营导向。
2024年7月15日,冰桶算法3.0版本上线,标志着百度对移动搜索体验的治理进入新阶段。该算法聚焦于更细分的用户搜索路径中断问题,严厉打击那些通过非正当调起方式打断用户完整搜索流程的行为,旨在确保用户在搜索过程中能够获得连贯、高效的信息获取体验,进一步优化移动端搜索生态。
纵观百度算法的迭代历程,从绿萝算法对链接质量的规范,到石榴算法对广告行为的约束,再到冰桶系列对移动端体验的持续升级,每一次调整均以用户需求为核心,以行业健康发展为导向。对于网站运营者而言,理解并遵守百度算法规则,不仅是对搜索引擎规则的尊重,更是提升自身内容质量与用户体验的必由之路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与用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,百度算法体系仍将持续优化,期待与广大站长共同营造一个更加规范、高效、和谐的互联网搜索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