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企业全球化业务布局的深入推进,多语言网站优化已成为SEO服务领域的重要需求。从近两年的项目实践观察,国内企业跨境业务中,电商类公司占比显著,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多语种覆盖提升海外产品曝光度;而国际企业布局中国市场时,则更多聚焦于品牌传播、留学移民等非电商领域,中文网站成为其触达中国用户的关键载体。

当网站涉及的语言种类较少(如仅中英文两种)且语言使用场景相对单一时,SEO策略无需采取特殊处理。英文与中文网站可采用独立域名、同一域名的子域名或二级目录进行部署,页面内容与结构设计可保持相对独立性,即便内容为互译版本(中译英或英译中),因语言差异,搜索引擎也不会将其判定为重复内容,从而确保各语言版本的独立收录与排名表现。
然而,当业务扩展至语言使用场景复杂的区域时,多语言网站SEO面临诸多挑战。例如,加拿大同时使用英语与法语,瑞士通行德语、法语与意大利语,且各语言用户规模无明显主导优势;又如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,在英国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及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均为主要使用语言。此类情况下,SEO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:同一语言(如英语)在不同国家/地区的独立域名网站,内容主体一致(仅存在拼写差异,如英式“colour”与美式“color”),如何避免搜索引擎将其判定为内容重复?某语言版本页面收录表现良好,另一语言版本收录异常时,如何引导搜索引擎发现并优化收录?同一国家存在多语言使用者时,是否需要构建多语言版本,以及如何向搜索引擎明确各页面的语言与地区归属?
针对上述复杂场景,hreflang标签的应用成为多语言网站SEO的核心技术手段。通过在HTML头部设置hreflang标签,可明确告知搜索引擎各语言版本页面的对应关系及目标地区,从而有效规避内容重复判定、优化多语言页面收录,并确保搜索引擎准确识别页面语言与地区属性。
hreflang标签的标准格式遵循``的结构。其中,hreflang属性由语言代码与地区代码组成,用连字符连接。例如,``明确标识该页面为中文(zh)且面向中国地区(cn)用户;同理,``指向英文(en)澳大利亚(au)版本,``指向英文(en)英国(gb)版本。当这三个版本的页面均相互添加上述标签时,搜索引擎即可识别它们属于同一内容的不同语言地区变体,避免内容重复判定,并通过canonical标签辅助蜘蛛爬取多语言页面,提升索引效率。
在hreflang标签的应用中,需注意以下技术细节:标签可跨域名部署,支持不同独立域名间的关联,即便内容被转载至其他平台,也能通过标签集中权重至原创URL(注:国内搜索引擎对此支持有限);支持仅使用语言代码(如`hreflang=”en”`),但不可仅使用地区代码(如`hreflang=”ca”`无效),因地区代码无法独立标识语言类型;所有语言版本的页面均需包含完整的hreflang标签集,形成双向确认(如中文页面需标注自身为zh-cn,同时指向en-au版本;英文页面需标注自身为en-au,同时指向zh-cn版本);语言代码须符合ISO 369-1标准,地区代码须符合ISO 3166-1 Alpha 2标准,需严格参考官方规范避免错误(例如,英国地区代码为GB而非UK,中文语言代码为ZH而非CN,日语语言代码为JA而非JP,韩语语言代码为KO而非KR)。
Google在解析带有hreflang标签的页面后,会将内容相同、语言地区不同的页面组视为一个整体单元。当用户搜索时,Google通常优先展示权重最高的语言版本;但若通过hreflang标签发现存在权重较低却更匹配用户语言与地区需求的版本,则会优先返回该版本。例如,法国用户搜索某关键词时,若默认权重最高的是英文版本,但存在对应的法语版本,Google会因用户地域匹配优先展示法语页面(即使其权重较低)。需注意的是,此类页面组虽被整体评估,但各页面权重独立计算,排名仍以各版本自身权重为基础,多数情况下权重最高的版本仍占据主导。